雨石,用作品说话的艺术家
来源: 2017-08-02 13:58:12
——榜书、小楷、铁线篆、篆刻四大亮点

雨石
凡能在书法史上留下姓名,作品流传下去的,没有一位不是功底深厚的,雨石就是其中的一位。
雨石独占四能,他善楷书,工蝇头小楷,能铁线篆,精通金石篆刻,以雄厚扎实的艺术功底,秀出当今书坛,成为当今书坛的一颗明星,引起了全国各大主流媒体竞相报道。
2016年《雨石书岳阳楼记》由国家级出版社“中国大地出版社出版”,全国发行。其作品流传于世。
评论一位书家,是件严肃的事情,书家水平的高低,关键是看作品。看用笔、看结构,这些固然重要,但这是技!看他是从哪里走来的,又要奔向哪里去,看他是否学好了某一家,又去融合了哪些家,学书的道路是不是清晰,是不是笔笔有法度,字字又根据,这是法!看功力,看文化底蕴,看修行,这是道!
观雨石先生书法,学书轨迹十分清晰,字字彰显“学欧”的扎实底蕴和魏碑的精华,偶尔还可以窥见到赵孟、钟绍京的风韵。他是一位真正“遵循技法道,躬行真善美”的人。
雨石1958年生于北京,师从徐之谦、徐柏涛、张砚波,曾在驰名中外的萃文阁从事书法篆刻研究工作多年,他能诗,善榜书,工蝇头小楷,铁线篆,精通金石篆刻。
名家赞誉:老一辈著名书法家吴未淳题词:“刘君雨石,潜心翰墨,具穿砚胼指之功。今观所作,出入前贤,神完法备,各体皆精,有古人之风,洵不能测其所至。此才未易得也,无任亲慕之至。”原总政治部副主任、中国老年书法研究会会长史进前(时年86岁)题:“千锤百炼、学有所成、多才多艺、前程似锦。”雨石恩师柏涛(时年87岁)题词:“书法事业后继有人”。雨石恩师砚波(时年68岁)题词:“雨石随余学书法习篆刻三十余载,雨石为人忠厚朴实、尊师重友、好学勤奋、日读名帖、夜总临池、孜孜不倦、一丝不苟、刻苦追求、与时具进、多年苦研、年与正在黄金之时前途无量也”。
在工作中,雨石是“首都五一劳动奖章”、“北京市孝星奖章”获得者;在业余生活中,他是书法篆刻家。(文艺评论家高凡钦)
榜书作品
雨石说,书法讲用笔,用笔讲干湿。一篇当中讲干湿易,一行当中讲干湿易,一字当中讲干湿易,一笔当中讲干湿难!
榜书《至尊者道》
榜书《紫气东来》
榜书《不忘初心方得始终》
小楷作品
雨石说:写小楷要写出两个字,一是安静的“静”,一是干净的“净”。干净是功力的表现,安静是心态的流露。
蝇头小楷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
铁线篆作品
雨石说: 篆书笔法看似简单,实为玄妙。起笔、收笔、接笔、转与折,有时很难从帖中寻见,书写时的凌空动作较多,更要求准确多变。这些都需要细心观察和老师的口传心授。写铁线篆先学邓石如,再学李阳冰较为顺手。
铁线篆并篆刻《不忘初心方得始终》
篆刻作品
雨石说,篆刻就是制造矛盾和解决矛盾。书法是用笔在纸上写字,篆刻是用刀在石头上写书法。
篆刻《北国风光》 篆刻《祖国万岁》 篆刻《大吉》
临帖作品
雨石说,艺术起源于模仿,书法讲究临帖。临帖永远不会像,所以很枯燥。这是因为:帖上之字、心中之字、笔下之字,永远不一样。画家亦然,竹中之竹、胸中之竹、笔下之竹,永远有距离。
临《唐·李阳冰谦卦铭》 临《始平公》 临《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