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,我国信托公司转型调整力度正逐步加大,行业总体风险可控,但仍处于深度调整期。为优化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体系、加强信托公司差异化监管,11月16日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《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级分类监管暂行办法》(以下简称办法)。

20141212101807836ta.jpg

市民从信托公司广告牌旁经过。(图片由CNSPHOTO提供)

  近年来,随着人们财富意识的提高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,信托逐渐成为投资者选择的重要方式之一,行业规模效应初步显现。中国信托业协会今年9月19日披露的2023年二季度行业发展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上半年,信托资产规模余额为21.69万亿元,同比增幅为2.73%。尚普咨询数据显示,2023年全年信托行业受托规模有望达到22万亿元左右。

  业内人士表示,信托业治理机制不断完善,独特优势不断显现,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。随着行业改革转型的深入推进,监管部门持续加大监管力度。

  为进一步加强信托公司差异化监管,在监管评级中体现新的监管标准和导向,办法明确了信托公司监管评级设置及方法。信托公司的监管评级结果分为1—6级,数值越大反映机构风险越大,需要更高程度的监管关注。其中,监管评级最终得分在90分(含)以上为1级,80分(含)—90分为2级,70分(含)—80分为3级,60分(含)—70分为4级,40分(含)—60分为5级,40分以下为6级。监管评级结果3级(含)以上为良好。

  办法明确,信托公司的监管评级结果应作为综合衡量信托公司经营状况、管理能力和风险水平的重要依据。监管评级结果为1级,表示信托公司经营管理各方面较为健全;监管评级结果为2级,表示信托公司经营管理各方面基本健全,存在一些需要在日常经营管理中予以纠正的问题,需引起公司和监管机构的关注;监管评级结果为3级,表示信托公司经营管理存在一些明显问题,虽基本能够抵御经营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挑战,但存在的问题若未能及时纠正,则可能导致经营困难及风险状况劣化;监管评级结果为4级,表示信托公司经营管理存在较多或较为严重的问题,需要监管高度关注,立即采取纠正措施;监管评级结果为5级,表示信托公司经营管理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,风险较高,很可能陷入经营困境;监管评级结果为6级,表示信托公司经营管理混乱,风险很高,已经超出机构自身及其股东的自救能力范围,可能或已经发生信用危机,个别机构已丧失持续经营能力,必要时需进行提级监管或行政接管,以避免对金融稳定产生不利影响。

  “总体来看,制定更为完备的信托公司监管评级规则,充分反映当前信托公司经营特点、风险特征和监管重点,强化监管评级结果运用,引导信托公司立足受托人定位,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和行为管理,是十分必要的。”金融监管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。

  据悉,信托公司监管评级设置公司治理、资本要求、风险管理、行为管理、业务转型等五个模块,评级满分为100分。其中,公司治理分值权重为20%,资本要求分值权重为20%,风险管理分值权重为20%,行为管理分值权重为30%,业务转型分值权重为10%。此外,办法还设定了对评级调升和调降的若干调整因素。

  相较于现行信托公司监管评级规则,办法突出了投资者权益保护和行为监管。强调卖者尽责,引导信托公司立足受托人定位,将“受益人合法利益最大化”的经营理念贯穿于公司治理、风险管理、行为管理、业务转型等各个环节。

  业内人士认为,办法的出台再次强调信托行业要回归主业、规范运营,坚持长期可持续规范发展。长期来看,办法的出台有利于加强金融监管、促进行业优化,维护金融稳定。

  上述负责人表示,办法的发布和实施将进一步完善信托公司监管评级规则,提升信托公司分级分类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,有利于加快推进信托行业转型发展,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。